引言
国际贸易中,报关单是企业向海关申报进出口货物的重要单证。其中,“成交方式”是报关单上的关键信息之一,准确填报成交方式不仅有利于海关高效通关,也关系到企业的贸易结算和外汇管理。本文将全面解析报关单上的“成交方式”如何填报,并解答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常见的问题。
成交方式的分类
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成交方式有多种,报关单上主要采用国际贸易术语2020(INCOTERMS 2020)进行分类。INCOTERMS 2020将成交方式划分为以下四类:E组、F组、C组和D组。
E组:出发地交货条款
E组成交方式表明卖方仅负责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或其他指定的交货地点,卖方不承担运费和运输风险。常见的E组成交方式包括:
EXW(工厂交货):买方负责从卖方工厂提货
FCA(承运人交货):卖方负责将货物交付给承运人指定的交货地点
F组:运费不预付交货条款
F组成交方式表明卖方负责将货物运送至指定目的地,但运费由买方承担。常见的F组成交方式包括:
FAS(船边交货):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港口并交于买方指定的船只
FOB(船上交货):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港口并装上买方指定的船只
C组:运费预付交货条款
C组成交方式表明卖方负责将货物运送至指定目的地,并预付运费。常见的C组成交方式包括:
CFR(成本加运费):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港口,但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在货物装上船后即转移给买方
CIF(成本、保险加运费):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港口,并为货物投保
D组:到达目的地交货条款
D组成交方式表明卖方负责将货物交付至买方指定的地点,并承担运费和运输风险。常见的D组成交方式包括:
DAP(目的地交货已卸):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包括货物卸货
DDP(目的地交货已付税):卖方负责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并支付目的地进口税费
填报注意事项
在报关单上填报“成交方式”时,需要遵循以意事项:
依据合同条款填写:根据与贸易伙伴签订的贸易合同确定的成交方式填写。
国际贸易术语2020(INCOTERMS 2020):使用统一的国际贸易术语进行填报,避免混淆。
海关监管要求:符合海关对不同成交方式的监管要求,如D组成交方式需要提供额外的报关资料。
与其他报关单信息一致:与报关单上其他信息,如运费、保险费等保持一致性。
常见问答
1. FOB成交方式下,谁承担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
买方,在货物装上船后
2. CFR成交方式和CIF成交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CFR不包含保险费,CIF包含保险费
3. DDP成交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卖方承担全部运费、运输风险和进口税费
4. E组成交方式适用于哪些情况?
买方负责安排运输,如EXW适用于工厂提货的情况
5. 如何确认D组成交方式?
需要提供运费单、保险单和进口税费缴纳证明等资料
6. 不同成交方式对企业结算的影响是什么?
结算条款应与成交方式相对应,如EXW一般采用预付款,DDP一般采用货到付款
7. 海关对不同成交方式的监管要求有何不同?
如D组成交方式需要提供提单、运费单、保险单、进口税费缴纳证明等资料
8. 报关单上的“成交方式”填报错误会产生什么后果?
可能影响海关通关效率,甚至导致罚款等处罚
以上关于报关单上的“成交方式”如何填报的内容由用户:【草莓莓】在【2024-03-27】整理发布到blog栏目,希望对您有帮助并解决了您的实际问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内容仅供参考,飞呀出口-国际货运代理系信息发布平台,飞呀出口-国际货运代理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不实/侵权问题,请联系zhiqiy@88.com删除。